黃酒之分類(根據產地、原料、風味概分)
黃酒的原料為糯米、玉米等穀類。於特定的釀造過程,經酒藥、麴子、米漿水等各種徽菌、細菌、酵母菌互相作用釀製而成,屬於濃縮的原汁酒。因其顏色呈黃色而得名,古稱「醪酒」,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發酵酒。其製造工藝經過一代一代不斷改進,具有酒味醇厚、營養豐富、品種繁多的特點。中國人釀製的黃酒除了飲用外,亦為中藥上重要的補助藥方,中藥稱黃酒為藥引。黃酒是中藥丸散、膏丹的輔助原料和烹炒菜肴的調料,素有「國酒」的美稱。最出名的黃酒為紹興酒。其他尚有壽生酒、江西麻姑酒、丹陽封缸酒、吳酒、即墨老酒等。
南方糯米黃酒:在長江以南,利用糯米、粳米為原料,以酒藥、麥曲為糖化劑釀製而成的黃酒。此類酒可分為紹興酒、倣紹興酒、喂飯酒、無錫老廒黃酒、丹陽甜黃酒、甜水酒等六種。
福建紅曲黃酒:利用糯米或粳米為原料,用米或紅曲黴為醣化劑釀製而成的黃酒。此類酒可分為福州紅曲黃酒、閩北紅曲黃酒及福建粳米黃酒三種。
浙江紅曲黃酒:利烏衣紅曲、黃衣紅曲或紅曲和麥曲為醣化劑釀製而成的黃酒。此類酒可分為溫州烏衣紅曲黃酒、黃衣紅曲黃酒和金華踏飯黃酒三種。
北方黍米黃酒:淮河以北的華北、東北地區為主,利用黍米或小麥為原料,以米麴子作成的麩曲作醣化劑釀製而成的黃酒。此類酒可分為山東即墨黃酒、山西黃酒及蘭陵黃酒三種。